中国反兴奋剂工作人员助力伦敦奥运会反兴奋剂工作
2012-08-20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反兴奋剂工作的组织方,在北京奥运会后与伦敦奥组委兴奋剂检查部、伦敦兴奋剂检测实验室以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合作。受他们的邀请,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共派出7名兴奋剂检查官(下称检查官)、3名兴奋剂检测人员和1名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参与伦敦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查、实验室样品分析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反兴奋剂拓展教育工作,共同助力伦敦奥运会的反兴奋剂工作。
通过奥组委培训和严格的考核,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共派出7名检查官从7月13日开始参与伦敦奥运会兴奋剂检查工作,涉及奥运村、田径、游泳、体操、篮球、曲棍球六个兴奋剂检查站及部分训练场馆内进行的赛前、赛时兴奋剂检查,有的检查官甚至承担着3、4个项目的兴奋剂检查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中国检查官与其它国家检查官通力合作,严格按照检查工作流程操作,对待所有国家运动员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共执行了133个班次的兴奋剂检查任务,得到了运动员和相关人员的尊重和一致赞扬。中国检查官与其它国家反兴奋剂同仁在工作之余,还就运动员管理、检查计划制定、兴奋剂检查官派遣、工作效果评估等方面充分交换了意见和经验。
在位于哈洛区的伦敦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内,也活跃着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的兴奋剂检测人员的身影。本届奥运会实施兴奋剂检测的150名专家中,有3位来自中国,他们一起完成6000余例兴奋剂样品的检测。中国兴奋剂检测专家到达英国后,接受了伦敦奥运会兴奋剂检测实验室(下简称伦敦实验室)的统一培训。他们在“奥运史上最先进的实验室”里按照伦敦实验室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对样品进行分析,承担了大量的检测分析工作。他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其它专家的广泛认可。这是中国兴奋剂检测专家在参与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2008北京奥运会后再次参与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工作。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致力于从源头上解决兴奋剂的问题,强调通过教育运动员及辅助人员达到治本的目的。在本届伦敦奥运会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继续开展反兴奋剂教育拓展活动(下称拓展教育)。自WADA开展此项工作以来,邀请中国派人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和多哈亚运会、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拓展教育工作,此次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再次派人参与了这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与来自各国家反兴奋剂机构和体育组织的11名工作人员协同配合,为运动员和辅助人员热情讲解反兴奋剂知识;工作之余还与其它同事交流了其它国家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方面的经验及做法,为将来继续对中国运动员和辅助人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拓了新的思路。
竞赛组织是运动会的核心,而反兴奋剂工作水平的高低则是竞赛质量的重要保障。国际奥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以来,共有117名运动员因为兴奋剂问题被挡在了奥运会大门之外,没能取得参赛资格。 “我想这能够说明我们的反兴奋剂体系是有效的”,罗格说。而在这其中,有中国兴奋剂检查官和工作人员贡献的一份力量。